

强化管理 注重服务 努力推动影视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发布 : 2014-10-27 10:19:51 来源 : 延安市教育局
中小学校影视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注重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影视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了影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切实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影视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将影视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企业单位协作配合的影视教育活动的实施原则,明确了相关责任主体。市教育局进一步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确定由市电化教育指导站具体负责实施。各县区均成立了由教育、发改、财政、文化等部门组成的影视教育领导小组和由教育局、电教部门组成的影视教育实施机构,并且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各县区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等方面制定了保障政策和工作措施,组建了专业放映队伍,为影视教育活动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安排部署。2010年,市教育局会同发改、财政、文化、广电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印发了《延安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实施办法》,举办了“延安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培训会”,安排和部署了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明确了影视教育活动的任务和具体措施。各县区、各学校也制定出台了《中小学影视教育实施办法、细则和方案》、《影视教育放映操作流程》、《中小学影视教育影片放映工作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由学校政教处(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协助的放映组织协调工作机构,上下衔接,精心组织,全面开展了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
(三)强化宣传教育。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通过校园网、大讲堂、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电子屏、海报、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影视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功能、作用和现实意义,明确优秀的影视作品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及时宣传和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争取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理解、关注和支持,形成浓郁的推进氛围。
二、强化管理、注重服务,全面推动影视教育活动的稳步开展
(一)强化行政推动。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利用行政手段来推进影视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是现场推进。2010年10月,针对市直学校影视教育播放和管理归属问题,召开了由11所市直学校参加的“延安市市直学校影视教育工作协调会”,明确了市直学校影视教育活动实行属地管理和属地播放原则,解决了宝塔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的衔接问题。2012年9月在安塞县召开了由各县区教育主管局长、电教中心主任参加的全市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工作推进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分析问题,部署工作,有效推动了我市影视教育工作的常态化进行;二是交流探讨。2011年7月,召开了延安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了影视教育工作。各县区就影视教育工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通过交流,大家学到了经验,看到了问题,找出了差距,提高了认识,树立了信心,促进了影视教育活动的深度推进;三是督促检查。2011年4-5月,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县区的影视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师生等形式对各县区影视教育的组织机构、管理措施、安全预案、播放进展、影评活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将各县区影视教育活动的经验、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及时进行了反馈和通报,使影视教育面上的工作得到了整体推进。
(二)规范播放管理。一是实行计划管理。市、县教育局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接受教育的特点,按照时代性、实效性、针对性的原则,每学期向学校推荐3-4部作为必看影片。县电化教育中心根据每学期推荐的“必看片”,于学期初制定出详细的放映计划,印发到各中小学。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二是灵活播放形式。各县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播放形式,提高放映效率。开展了大棚放映、多功能厅放映、礼堂放映、教室放映、餐厅放映、露天放映等多种放映形式,既方便了学生的观看,又方便了学校的组织,达到了较好的放映效果;三是加强沟通衔接。各县区放映队与学校积极沟通、协调、配合,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放映时间和场次,既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又保证了放映任务的完成;四是规范运作程序。积极探索、完善经费运作渠道和程序,规范经费收取、上缴、返还等工作环节,保证经费阳光运作;五是严格“季报”制度。实行县区放映场次 “季报”制度,加强放映场次管理,及时掌握影视放映进度和影视放映完成情况,随时与县区进行交流和沟通,确保放映任务全面完成。
(三)注重指导服务。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了“延安影视教育”QQ群,为影视教育工作提供服务,让全市的影视业务部门和学校有了一个传递消息、反馈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影视教育活动相关信息的传送达到了方便、快捷、实用的效果,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二是及时拷贝影片。组织相关人员为县区放映单位及时拷贝影片,做到高效服务;三是搞好技术支持。对县区放映单位在放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和设备故障随时进行协调、沟通和技术服务支持,有效的保障了放映工作正常开展。
三、思考感悟、以评促观,努力提高影视教育活动的育人效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影视教育的育人效果,在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了影评系列活动,以影视评论来促进播放观看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影视教育的实效性。
(一)把影视教育与撰写评论文章结合起来。各学校高度重视观前指导,相关老师对学生观看电影做出一些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每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所包含的教育意义是什么,中心人物有哪些,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有什么事件,学生基本要能看完之后复述电影情节,这样才能充分理解电影主要内容及其教育意义,准确的敲定影评的主题。观看结束后,组织中小学生独立思考、评述见解,撰写以主题精神、时代旋律、拍摄技巧、艺术表现等多层面的观后感影评文章,既培养了中小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又增强影视教育的育人效果。
(二)把影视教育与班、团、队等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在爱国主义影视教育的基础上,各学校开展影视教育演讲、影视主题歌演唱、影视名片名段台词模仿等形式的班会、队会、团会等影视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走上电影评说的平台,走进生活,用心和笔来切身感受主人公的“精彩人生”,增强影视教育的时效性。
(三)把影视教育与评比先进结合起来。市教育局于2011年至2014年,先后举办了四次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影评征文评选活动。各学校要在学生观看优秀电影的基础上,以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内容充实,体现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为要求,积极组织参与了影视征文评选活动。市教育局每次活动都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设立学生作品奖、教师优秀指导奖、单位优秀组织奖,并择优推荐参加省上的评选和发表,极大地激发了中小学生的积极性,彰显了影视教育特有的育人效果。
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中小学影视教育活动得到常态化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县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县区重视程度不够,放映队伍建设滞后,与学校协调不到位;二是影视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差异较大,偏远学校学生数量较少,放映成本偏高,学生受益面低;三是影评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部分县区影评作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学校参与面窄、形式单一;四是影视教育经费运作不够及时,影响了影视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学习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影视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